某天听小说时,忽然就感觉之前看的动漫《刀剑神域》有了前传,这是怎么回事呢?
我说是获了科幻大奖的小说《北京折叠》
百度百科上的简介:郝景芳在《北京折叠》中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、不同阶层的城市,可像“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”,却又“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”。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日常,记叙现实的人情悲暖。
在不同的空间里,分门别类住着不同的人,第三空间是底层工人,第二空间是中产白领,第一空间则是当权的管理者。这是典型的反乌托邦设定,在好莱坞众多电影——《饥饿游戏》、《极乐空间》、《逆世界》、《雪国列车》——屡见不鲜,它们都遵循了这么一个套路,阶级的鸿沟只会越来越宽,最终阶级与阶级之间物理意义上完全隔离。在可以折叠的北京里,越上等的人不仅仅有更精致的生活,甚至有更长的时间。
不过,一般这类作品里,掌权者要依靠剥削下等人的劳动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,这也是故事冲突爆发的火药库。但郝景芳的思考深了一步:如果,下层人连被剥削的理由都失去了怎么办?生产力的发展,越来越使得劳动力不再重要,主角老刀是两千万垃圾工人中的一个,但机器人已经可以处理垃圾,只不过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保留了这部分工作。因而,这些人只能被“塞到夜里”,不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。
这自然不是好的生活,但这种生活甚至让人无法反抗,老刀们的对手不是剥削者,他们面对的是无物之阵。
为什么说折叠是前传呢?我还要提一个前前传,是篇微型小说《存库的人们》/美国/奎因。
简介:某多国联盟会议上,宣布本国通过一种神奇幸福的催眠技术,催眠了大量的人口彻底解决了本国经济问题,当需要新的劳动力或士兵时,可以随时从库里根据需求唤醒合适的人马上填补空缺。这样一来,问题解决了,社保福利等也可以大幅缩减,整个社会进入稳定的状态。但是随着被催眠人数增多,人越来越少,新的问题又来了……。
为什么我把上面这两篇小说看作是刀剑神域的前传,看看我的逻辑吧
西元某某年,一批没事可做的人们一直困扰着各种家们,不管是社会学家,企业家,还是科学家。他们都竭尽所能去想办法应对这些没事干的人。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,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抑或是感人至极的故事。这里选取了几个故事。
其一, 《库存的人们》,如同小说描述一样,直接催眠那些没事干的人,但小说的结尾说那不是个有效的办法。
其二,很多年过去了,故事的中心从欧洲大陆转移到了亚洲,一个超多人口的城市,他们改良了催眠人类这种冷酷简单粗暴的方式,改为分配活动时间,非活动时间还是强制睡眠。这样的方式显然温和了许多。小说描绘了这种设定实验环境下,被分配活动时间最少的一个人老刀的故事。上文摘抄的作品评论中有提到“这自然不是好的生活,但这种生活甚至让人无法反抗”,我们也无法得知,他能否稳定的持续下去。
其三,对这些方法都不满意的大牛们,还在思考着各种方式。我们的主人公,茅场晶彦出手了,完全潜行系统,一个只进不出的虚拟世界游戏SAO。以量子物理学者兼天才游戏设计师而闻名于世的茅场晶彦,不惜以数千人丧生为代价,他设计出了一个实验去尝试“当人们长期生活于虚拟世界,究竟会怎样?”。他想知道,在他设计的虚拟世界里,没事干的人们会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?如果实验得到了积极的结果,那么……那个困扰各种家们的问题真的就解决了。
《刀剑神域》记录了一些实验对象在实验中的感人经历,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。故事中大段的人物内心描写,给了我这个看客很大的启发,如果把《刀剑神域》,套上那个为无所事事的人们寻找解决方案的逻辑,那么重新看这个小说,会有很多新的感受。所以我看到了许多前传。
茅场晶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,我看动漫时就没搞懂,这么一个大牛为何要把自己玩死?放到疯狂科学家圈里,他也是个另类,在极低成功率下扫描自己的大脑,图什么呢?为了小说的设定而设定?某天我听到了奎因的这篇小说,对这个牛人有感觉了,他就是一个有情怀想做社会实验的物理学家,他想去创造一个新世界……。
有没有一种感觉,即使没有那个完全潜行系统,很多人也在自觉自愿的走进那个一堆代码构建起来的世界,活在现实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少,直到有一天,妈呀,感觉黑客帝国换个设定就是后传了。
潜行纪元163725106年,廉价的智能生命辅助系统已经诞生,没事干的人越来越多,地球上90%的人类都进入了潜行状态,潜行的人们只有生育时才会获批回到现实世界,然后他们子女将随他们一起继续潜行,回到现实世界的这段记忆会被抹去,几代过后,潜行世界的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潜行,只留下了一些关于神仙世界的传说。只有被发到特别通行证的人才能长期留在现实世界,获取通行证的方式有很多种,他们是,1神仙摇号,选中某人,2……。桐谷和人的后代继承了先辈的光荣传统,他感悟到自己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,他选择了强行攻略,直接挑战管理员和程序设定,发生了各种开挂的故事。
PS:关注点赞转发是个好习惯,微信公号:东灵解闷群,大刀剑也可以是心灵鸡汤,发个预报。